首页 > IT业界 > 评论 > 正文

微软为何斥巨资收购LinkedIn?奔着人工智能去的
2016-06-15 17:19  牛华网  巧艳 编译  我要评论()
字号:T|T

1

导语:近日,《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的交易表明,微软及其竞争对手正在大数据挖掘领域展开全新的竞争,这些数据来自于搜索、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浏览历史,可以帮助这些科技巨头改善它们的产品服务,甚至是预测客户的需求。

以下为文章全文:

微软、苹果和Alphabet(谷歌母公司)正在深入地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计算机能够迅速分析已有的信息,并且从中找出模式,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产品。

在微软宣布这项收购的时候,苹果也公布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带入它的照片软件中。苹果的理念是这样的:让iPhone能够识别家人和好友的照片,从而更加方便地对照片进行分类。上个月,Alphabet对外公布了谷歌助手软件,这个软件能够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去预测用户的需求。同时,这个软件还能够学习用户的喜好,例如当某条短信中提到晚餐的时候,软件会提示用户预订一家餐厅。

在收购LinkedIn之后,凭借LinkedIn1.055亿月活跃用户,微软将获得关于企业社交网络中职场、同事和员工的大量数据。微软希望,利用这些数据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客户。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在周一的电话会议中提到了机器学习,他表示:“这就是下一代技术创新的关键,但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的是数据,而LinkedIn则能够带来数据。”

微软希望通过产品中广泛的“智能性”去提升人类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类。谷歌试图利用人工智能去发展自动驾驶汽车,而微软的关注重点则一直是通过机器智能去提供见解,帮助人类作出决定。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杰弗里·哈蒙德(Jeffrey Harmond)认为,微软的做法可以称为“增强智能”,而不是人工智能。他表示:“这带来了一堆与环境相关的丰富信息。”

这样的技术成果已经出现在微软的产品中。上个月,微软升级了SharePoint协作和联网软件,分析会议参加者、邮件联系人和文档协作编辑者等。软件会利用得到的结果传递对用户有用的信息,例如内部报告或新闻文章。

如果微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LinkedIn的数据将被用于诸如SharePointOffice办公套件和Dynamics等微软产品中,以简化项目和提高效率。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微软描述了一种场景,利用数字助理Cortana去告知用户即将召开的会议,包括与会者的个人资料以及相关的LinkedIn链接。

其他的科技巨头也有着与微软Cortana类似的战略。苹果的语音助理Siri目前已经足够智能,能够支持第三方应用,用户还可以通过Siri叫车,或者是通过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端发送信息。Facebook推出了名为M的人工数字助理,它可以与人工配合去响应用户的各种请求。IBM沃森已经开始研究医疗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快、更准确的诊断。

亚马逊的Echo是一个小圆筒状的智能家居小工具,它充当Alexa数字助手的耳朵和嘴巴。Alexa的人工智能可以回答用户的各种问题,例如天气和交通状况等。当前,谷歌正试图推出Echo的竞争对手Google Home它能够利用谷歌庞大的数据库去了解用户的需求。

与微软一样,所有科技巨头的目标都是在产品中集成智能元素。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今年4月份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表示:“未来的下一步将是‘设备’的概念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外形是什么样的,计算机本身将成为智能助手,帮助你一天的工作生活。”

但是,某些时候,人工智能看起来非常愚蠢。今年3月份,微软推出了Twitter消息机器人Tay,试图让其模仿18岁至24岁的美国女性。然而,一些人对Tay的学习机制进行恶作剧,导致Tay发表了一系列种族主义的言论。

随着科技巨头利用更多的数据去训练机器学习引擎,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可能会令人不安。为了得到来自LinkedIn的价值,微软将需要密切关注用户的联系人信息、通讯记录和其他活动。

哈蒙德表示:“他们将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去提供真正便捷的体验,同时又不越界令人毛光然呢?”

纳德拉指出,在LinkedIn上,用户可以控制他们分享数据的方式,可以决定分享哪些数据内容。但是,微软与其他科技巨头一样,认为用户将允许它挖掘这些信息,因为用户将从中获得价值。

纳德拉表示:“关于机器学习和分析,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完)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微软 LinkedIn 人工智能

责任编辑:许巧艳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