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国内 > 正文

电商四巨头打响“开放平台”战
2013-01-13 11:30  中国经营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平台之战

电商巨头们的开放平台,恰恰顺应了目前的市场潮流。开放平台具有一石三鸟的效果,既能丰富平台的SKU,又能获取佣金收入,同时也能使自己平台的媒体属性增加变现的机会。

关键词:争消费者、争供应商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电商巨头们来说,一面是惨烈的价格战,另一面则是大张旗鼓的开放平台战。如果说,价格战是为了争夺消费者,那么开放平台就是为了争夺供应商。

中国电商行业目前的局面是,平台型电商格局基本已定,也就剩下平台型电商还有钱进行高举高打的营销推广。无论是价格战的媒体传播,还是网络、电视、地铁的全媒体覆盖,这都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剩下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和腾讯系玩得起了。 可以肯定的是:电商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迅速增强。在这种局面下,一方面是小的B2C企业日子越来越难熬,另一方面是传统的线下品牌开始大规模触网,寻求电商渠道的销售机会。而电商巨头们的开放平台,恰恰顺应了这种市场潮流。

京东商城近期宣布2013年要实现季度盈利,苏宁易购表示2013年也要实现盈利,国美在线同样宣布2013年要实现盈利。不管难度有多大,电商巨头们都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实现盈利”的口号,这似乎预示着价格战的硝烟已淡了下去。

平台电商们要实现盈利,无非有几种选择,一是在零售差价上寻求合理的利润,再就是加大开放平台的力度,招商入驻,获得佣金收入以及挖掘平台的媒体价值。显然,开放平台具有一石三鸟的效果,既能丰富平台的SKU,又能获取佣金收入,同时也能使自己平台的媒体属性增加了变现的机会。

京东于2011年真正启动开放平台,2012年开放平台的销售额在57亿元左右,占比为21%。开放平台使京东的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原因是开放平台是收取佣金的模式,其边际成本很低。开放平台一方面可以快速做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可以贡献净利润。正因为如此,在刘强东的计划里,未来京东开放平台的销售额占比将达到50%。因此,京东的开放平台也吸引了大批不想把“鸡蛋”放在“淘宝”这一个篮子里的供应商。

然而,竞争对手很快出现了。2012年7月,苏宁易购在南京举行了“开放平台战略发布暨供应商大会”,针对入驻的供应商,推行“免年费、免平台使用费、免保证金”的“三免政策”,并承诺为商家解决仓储物流配送问题。

同样在7月,腾讯电商在深圳召开招商大会,推出QQ网购开放平台,首批接入300余家商家。对于首批入驻商家,在QQ网购宣布2012年内全部免除包含进场费、广告费、扣点等在内的全部费用,并承诺投入大量营销资源,帮助商家店均UV(访问用户数)平均翻三倍,让80%以上的商家在QQ网购实现盈利。

可以预见的是,2013年的巨头们会加大对开放平台的招商力度,供应商争夺战将会进一步加剧。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开放平台并非招商卖货那么简单。美国亚马逊是开放平台的鼻祖,但其开放平台份额也仅占到了30%,而这还是基于美国供应商非常成熟的信息化水平基础之上的。相比之下,中国供应商的信息化程度与美国差距很大。开放平台经营的往往是百货类非标商品,这类商品的特点是客单价低、退货率高、费用率高、供应商小,因此管理难度将是非常大的。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大量开放平台的“联营商家”也会给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当当网是国内最先开始开放平台的电商,但其曾一度遭受到了假货的困扰。

据了解,亚马逊在成立之初的几年,其在IT系统以及供应链的建设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而到其开放平台时,其系统容量足以为商家提供各种服务。然而在国内,有些电商自己本身的系统还不稳定,因此在大促销时,就会发生系统瘫痪的情形,他们过早地开放平台,只是为了竞争的需求。但无论如何,四大巨头的开放平台之战已经打响!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电商 开放平台

责任编辑:仲猛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