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IT时报:2013年IT互联网大事盘点
2013-12-30 14:03  IT时报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策划 《IT时报》编辑部

13年要走了,14年要来了,商家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噱头——“1314”。虽然13不可能是一生,但是这一年IT业内发生的事情却是丰富多彩,远甚于往年,业态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既有“喜大奔普”,又有“人艰不拆”,还有“细思恐极”等等。

通信业自不必说,无论是信息消费,还是4G发牌,或者国家宽带战略,其中任何一件事拧出来都是大事,在2013年居然接踵而至。移动互联网继续着自己的强劲势头,微信依旧笑傲江湖、易信来往加入战局,OTT TV今年也是出现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还有手游,也在股市上掀起了一波行情。这些都可谓是“喜大奔普”。对于另一些行业、企业来说,13年则是悲剧之年。PC业整体萧条,销量出现史无前例的大滑坡,在手机行业,诺基亚、黑莓和HTC等传统厂商的消亡、沉沦令人唏嘘。

而信息安全则让人“细思恐极”,棱镜门事件的爆发,再加之一系列泄密事件的发生,让人感觉自己的隐私保障只是一句空话,以前是“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则是“在网上,连一条狗都躲不过。”

……

2013年是个复杂的年份,也是值得铭记的年份,《IT时报》特意总结了2013年IT业的十种心情,一起去回眸。

喜·通信业好事连连

不来则已,一来则好事成串,对于通信行业来说,今年的确是“喜大奔普”之年:铺垫了多年之后,民资进入电信行业今年获得实质性进展,虚拟运营商成为现实;呼喊了多年之后,国家宽带战略今年终于成为现实,宽带发展将有更大的推动力,而且宏伟前景可期;期待了多年之后,4G牌照在年底时终于发放,更快、更好的移动生活将触手可及。而超乎大家预期的喜讯是,信息消费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信业整体都会受益于此。

2009年3G发牌之后几年,国内的通信业平平淡淡,如同一杯白开水。仅仅泛起一点涟漪的是携号转网在天津、海南两地的试点,但是之后携号转网一直没有取得进展,这点涟漪随之归为平静。

到了2013年,这股平静被彻底打破,从年初到年中再到年末,通信业内轰轰烈烈、大事不断,这是前所未有的。

在鼓励民资加速进入电信业领域的大背景下,年初的时候,工信部发出征求意见稿,要开展移动转售业务试点,虚拟运营商,这一10年前就曾差点成为现实的“旧事物”终于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此后这项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12月26日,工信部发放了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共有由信通、天音、京东等11家企业获牌。在竞争变得更加充分的背景下,用户享受到的通信服务会更优质。

如果说放行移动转售业务还只是开胃甜点,那么到了8月,真正的大餐则端了上来。8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信息消费承担了国内经济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任。通信业站在了信息消费的前沿,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囊括了4G发牌、国家宽带战略、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多个通信业内的重点事项,并有具体措施“保驾护航”。可以说,这是一份提纲挈领性的文件,让通信业发展充满了想象空间。

在信息消费促进政策发布后的第三天,国家宽带战略出台,明确了推进政策和发展时间表。这让很多业内专家感慨:呼唤多年终于成为现实,我国宽带的发展有了更强劲的推进器。专家的感慨不是无病呻吟,因为自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国家都出台了国家宽带战略来推动光纤网络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而我国的宽带发展一直是由运营商在独木支撑,虽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促进政策,但是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宽带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严重不对称。随着宽带国家战略的出台,宽带网络被定性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这为后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消费促进政策和国家宽带战略给通信业内带来的是惊喜,临近2013年年末,4G的发牌带来的则是淡定加喜悦,因为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年初的时候就说过,4G牌照年底前一定会发。但是不能对4G发牌的积极意义感到淡定,在3G起步上,我国比日韩欧美等国晚了八九年,如今在4G起步上,这一时间差大大缩短至两年,再加之TD-LTE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落地生根,这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通信业内的话语权。

若干年以后再回眸2013年,会发现对于国内通信业来说,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年,通信格局的变化、新业务的普及等等,其实都源于这一年。

欲·BAT“不安地”挥舞起资金大棒

百度、阿里、腾讯,是中国最成功的三家互联网公司。2013年,传统互联网格局的改变,燃起了BAT的欲望之火,想要在未来的新互联网时代成功,BAT无一例外祭出了金钱的法宝,一次次大手笔入股和收购的背后,是推动BAT走向巅峰成功的无尽欲望。

让我们来看看,2013年BAT都干了些什么?百度以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创下中国互联网并购史上的最大手笔。除此之外,PPS、糯米网、百分之百数码、TrustGo(移动安全公司)等公司的股东名单上也都出现了百度的名字。

在经历了2012年的蛰伏之后,今年阿里可谓陷入疯狂扩张的“入魔”状态。“阿里之手”几乎触摸了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新浪微博、天弘基金、陌陌(社交应用)、高德地图、快的(打车应用)、UC(工具类应用)、酷盘(工具类应用)、友盟(移动平台服务)、海尔日日顺(物流)、ShopRunner(物流)……阿里在2013年收购火力全开。

相较之下,最低调的是腾讯,其今年最大动作是4.48亿美元注资搜狗,其余则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对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收购,涉及刷机软件、ROM开发商、手机设计公司、移动社交、手机游戏,这些收购关注初创型公司,同时非常密集,其中甚至包括了大名鼎鼎的“阅后即焚”应用Snapchat,今年,腾讯牵头了Snapchat的最新一轮融资。

在上述长长一串“欲望清单”背后,并不代表着BAT激进前行的兴奋感,更多的,应该是——不安。

眼看腾讯、阿里逐步布局“望不到边”的互联网生态圈,手持搜索这根“霸王枪”的百度非常焦急,产品线过于单一,无法形成闭环,让百度这个互联网“垄断”公司充满了被抛弃的危机感。

同样,幸福感迅速降低的还有阿里。凭借双十一,阿里看似刚刚攀上电商巅峰,而实则存在着被掏空的风险。阿里在PC时代建立起来的以流量分发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被移动互联网摒弃,阿里必须转型。令人欣慰的是,余额宝的成功,让阿里在互联网金融上再次抢跑成功。

腾讯看似不温不火,实则一直是收购市场上的“快刀手”,快、准、狠的风格专攻创业公司,不过这也成为腾讯收购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有了微信在手,腾讯运筹帷幄信心十足,更注重战略防守,大大小小投资的20多家公司,以拓展国际业务为主。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图谱日益清晰的一年,百度、阿里虽然家大业大,但也都看清了自己身上的短板,好在他们家底殷实,可以通过收购和注资来强行完成产业布局,甚至左右中国互联网格局。而对腾讯来说,虽然微信无往不利,但同时也得小心供奉,如果微信出现哪怕一点点闪失,都将是腾讯无法承受之痛。

急·互联网金融的盛世浮华

从余额宝的疯狂吸金、P2P网贷的快速生长、到比特币的疯狂过山车,今年“互联网金融”以人们不曾预见的速度高歌猛进着;然而,在重重美丽的光环背后,混沌、浮躁、茫然,时时困扰着这个新生的婴儿。如果要用人们的一个情态来反映它的状态,“急”这个词再贴切不过了,既是急促发展,又有焦躁不安。

马云正在亲身践行着他两年前的豪言壮语:“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而实际的举措是推动阿里信贷、申请民营银行,以及支付宝和基金公司一同推出的余额宝。余额宝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吸收存款超过1000亿,平均每天吸金6.6亿。而百度也随即推出“百发”和“百赚”理财产品,财付通也表示会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互联网思维正融入到金融领域。在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财大气粗的互联网企业们冀望带来他们的价值观。也许在他们眼中,金融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只是抢占入口、争夺客户的手段之一,砸钱买个吆喝也未尝不可,而这样急急生长的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不安。

高收益能否持久?这是首先遭遇的难题。伴随着人们逐利的心理,余额宝和类余额宝产品热闹非凡,但互联网只是一种渠道,其本质和传统的基金产品大同小异。在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目前能实现5%左右的年化收益,重要的原因是短端利率与长端利率倒挂,即把资金用来买周期性很短的货币基金,获取的收益可能比长期银行定存还要高。一旦资金收益率曲线回归正常的短低长高,余额宝及类余额宝模式的生命力将受到考验。

类余额宝产品的安全性也经受考验,日前已爆网店店主6万余额被刷事件。

银行常常被人称作保险箱,其背后有庞大的国家信用作为支撑;而类余额宝产品取决于互联网的安全机制,以及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在目前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下,互联网金融能否急中稳进?

金融领域从来不乏故事。在没有规范标准、没有成熟法律的初期,少数人在高风险的风浪中获得了高收益,正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炒股、21世纪初炒纸黄金,2009年做P2P网贷、2012年炒比特币……值得一提的两个案例是:中国P2P网贷的关注度今年爆棚,网站数量已突破500家。然而,这种互联网形态的借贷模式,在企及20%左右的高利率同时,也伴随着网站倒闭、创始人卷款跑路、资金无法兑取等衍生问题。还有一个是比特币。这个由中本聪发明的“理想国”般的电子货币,彻底沦为了投机者的玩物。从年初的13美元,到最高峰1200多美元,再到最近一个月快速滑坡,跌去2/3,疯狂的过山车行情诠释了这样的真理:在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人炒作,哪怕是一张废纸,都能价值千金。

在互联网金融急功近利的脚步中,会有许多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让人难辨真假。只有当一切渐成规模、成熟起来之后,那些浮光掠影的泡沫渐渐褪去,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会沉淀下来,那些负面或阴暗的东西,会留给社会深深的思索,随后它们跨过坎坷,继续前行。而我们希望的是,互联网金融走得能稳一些,让有些问题能够在萌芽端暴露、快速得到解决;让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管跟上你们的脚步。

思·上市潮汹涌 退市风凛冽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句话如今可以套用在“上市”这个词的头上。对资本市场,迎者有之,拒者亦有之。一方面,今年已有八家中国公司扎堆去了美国上市,另一方面,却又有巨人网络等多家游戏、科技类中概股主动选择退市。也有欲迎还拒者。阿里巴巴这家“巨无霸”企业,不屈不挠地博弈中国香港、美国等地证交所,已上演整年的上市迷局大戏。上市,缘何有人欢喜有人忧?委实惹人思索。

上市给企业送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镣铐”,企业从老板私有变为公众共有,财务将接受公众监督,决策也难免公众左右,企业难免喜忧参半了。

当然,能登陆证交所,无疑是对企业的一种承认,上市自有其光环和吸引力。自今年6月,电商企业兰亭集势成功登陆纽交所,摘2013中概股赴美IPO(首次公开募股)首单以来,迄今已有8家企业赴美上市,一扫2012年仅两家中国企业登陆美股市场的颓势。兰亭集势上市后,去哪儿网、500彩票网和58同城等相继而来,12月11日上市的汽车之家打响了今年漂亮的收官之战。在中概股在美遇冷多时之后,美国资本市场与中概股似再度互送秋波,进入甜蜜期。

有甜蜜,就有冷漠、分离。中概股扎堆上市的同时,退市风也刮得凛冽。11月25日,巨人网络突然宣布公司将被史玉柱等组成的财团“私有化”。 作为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网游公司,巨人网络上市六年,却并未赢得海外投资者的追捧。股价长期表现低迷,市盈率也偏低,一直徘徊在10倍左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过去两年间,美国做空机构频频发动对中概股的“攻击”,亦对中概股估值造成拖累。在此背景下,巨人网络的私有化也在情理之中。大胆想象一下,若巨人改为谋求A股上市,游戏类公司动辄上百倍的市盈率,动辄十倍的市净率,无疑充满了诱惑。

除巨人网络外,完美世界、盛大游戏等中概游戏股皆因为估值等因素,曾传出筹备退市的信息。

对上市欲拒还迎者,当属阿里巴巴。这家估值已达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是众多证交所眼中的“肥肉”。 阿里更属意香港,将其作为整体上市的首选之地,不过,阿里却给香港证交所出了个不小的难题。由于阿里不愿放弃其合伙人制度,20几位合伙人拥有半数董事的提名权,违背了香港证交所坚持的“同股同权”原则,香港证交所一度对其关上大门。不过,在游戏规则与阿里之间,港交所摇摆许久,还是摆出了“好商量”的姿态。最新消息是,港交所最快明春为检讨股权架构制度展开咨询,准备名正言顺迎接阿里。当然,为阿里而改变游戏规则,反对声音可以想见,这一场博弈,最终结局如何,尚待揭晓。

不同于港交所的犹疑,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则争相对阿里抛出橄榄枝,确认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完全符合美国上市规定。

阿里究竟上不上市,去哪里上市,还留下了不少问号。看来,新一年里,这一场上市大戏仍有精彩续集。

傲·永远创新驱动的移动互联网

在当今的社会,最让人昂首挺胸的事就是“站着把钱赚了”,而今假若你是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从业者,无疑在此刻最能体会这种感受。2013,移动互联网仍带有“傲”中的些许浮躁,但这也本是孤傲者狂飙突进中的资本。

临近年底,传来了某知名大报停刊的消息,另一面,其他“幸存”的报纸,则以亿元以上的投入打造新媒体项目。记者在今年参与过一些新媒体活动,参与者中有五六十岁的媒体长者,而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加你微信”,“给我看看你们报纸的公众账号”。在他们的眼中,传统媒体那暮气沉沉、危机四伏的感觉被抽空了,代之以充满朝气的印象,这无疑是移动互联网给他们灌输的信心。

不少人谈论微信时都带有杞人忧天成分,包括一些媒体人员,对于微信在发展初期的建设节奏表示各种担忧。但对于类似“微信是不是急了”,“微信商业化值得忧虑”等论调,无疑让人体会,这绝对不会是一个真正在激烈市场竞争前线待过的人口中会说出来的。

对于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传统理论其实显得落后而被动。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做法,其实总是在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就率先占据市场先机,有时候“不对称作战”反而是颠覆传统势力的法宝。对于支付宝在支付上的统治地位,微信以本身的社交属性切入,采取的就是“不对称作战”,当你细枝末节地提出微信商业化尚欠缺的部分,微信会告诉你,它无需比拼常规火力,只需有朝一日它的导弹能消灭地球外部的支付宝卫星就好。

所以在记者今年看过的关于微信的文章中,最令人叫绝的一篇便是“微信打支付宝,是三维打二维”。三维打二维,是刘慈欣科幻巨作《三体》中的绝妙创意,不同纬度的战斗犹如神与人的战斗,这种比喻充分体现了微信作为掠夺6亿用户每分每秒沟通时间的“庞然大物”,针对支付宝这一纯支付工具的巨大潜在优势。任何只停留在表面和当下的人,都体会不到这种想象力和构造力给未来带来的前景。

再举一个同样被人忧虑过度的移动互联网方向,同样也是今年大热的“打车软件”,从诞生的那天起,它就被各种担忧所围绕,有关政策有关资金。但事实上只要是聪明的从业者,均有自己的活法,在你看到一些打车软件已消失的同时,易到用车融资6000万美元等消息还是在年底传来。

今年,手游开始吸引传统的PC端游戏厂家也不得不向这一方向靠拢,7月甚至出现国产手游扎堆面市的现象。当人们还在谈论手游相对于家用游戏机不够沉浸式等俗套时,带有64位处理器和M7协处理器的苹果设备出现了,可以容纳更高速体验的4G发牌了,你可以想象未来的手游无论是画面、速度还是内涵均会大为拓展。

今年,移动互联网的几大实力角色,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无论他们收购的公司、拓展的领域多么超出你的想象,请记住,当你谈论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就像面对一个虽然孤傲、不被人理解,但总是能做出创新性事件的人一样,请多发挥一些想象力,少以寻常的心理滞留来评价。移动互联网行业是一张也许下一秒就会摸到好牌的牌桌,刘强东近期的发言说得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入口很可能就会被新的创新颠覆。”

恐·信息安全破底线你我都是透明人

这个时代,人人需要信息安全,但往往却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在信息泄露、政府监听等一系列公众事件面前,我们自身的数据早已成为别人手中的砝码,而互联网的隐私保护恰恰是其中最大的漏洞。这种悖论则是源于对还未发生的恐惧,存在于信息安全的每个角落。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1993年彼得·施泰纳在《纽约客》杂志上的一幅漫画,同时也成了那一代互联网人的流行口头禅。但二十年后,彼得该为这幅漫画出续集了,名字应该叫做“在网上,连一条狗都躲不过。”

过去的一年,信息安全从未被上升至如此高度:美国的“棱镜门”事件爆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政府监听丑闻,国内2000万酒店数据库泄露成为关乎你我的个人隐私事件,就在一周前,美国4000万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被盗,迅速成为国外各大媒体的头条。这些让人们避之不及的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就真实地存在于平常生活之中:微博、邮箱、电话乃至个人身份证号码,在地下有着一条完整的挖掘、盗号、倒卖的产业链,而连锁酒店、门户网站、大型社区等,都成为地下集团眼中极具价值的“宝库”,这也是过去一年安全问题频发的“重灾区”。

但这些被曝光的事件往往是亡羊补牢。换句话说,等你知道自己的信息泄露时,它已经被黑客们洗劫的没有什么价值了。在谴责当事企业保护措施不完善的同时,更尴尬的地方还在于国内对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立法层面的缺失。据媒体报道,自2003年起,国务院就曾委托社科院专家进行研究并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意见稿,但十年之后,这部被寄予厚望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仍未出台。在信息泄露愈演愈烈的今天,专项立法已经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毕竟技术攻防只是表象,唯有从法律层面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限制,才能真正把守住个人的信息安全。

去年在安全领域让人跌破眼镜的还有两件大事:这厢国内大张旗鼓地去IOE,那边华为悄然退出美国市场。抛去政治与商业的博弈且不谈,但国内抛弃IOE用国产软件的趋势,某种意义上正在演变成为一项喊口号式运动:各企业都在号召抛弃IOE,但在银行、金融等大型传统行业领域,却鲜见有实质性动作出台:一方面是双方十余年根深蒂固的合作,一方面是运行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这两个限制下想要完全去掉IBM服务器、Oracle数据库、EMC存储等王牌服务,几乎成为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像达梦、华为、人大金仓等一众国产软件,能否承载起庞大的数据业务,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这场去IOE运动会中,国产软件市场还未真正启动。虽然有政策、市场、舆论大环境的利好予以支持,但真正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不过在三中全会之后,倡导信息安全的大趋势正在让国产软件市场迎来复苏,一些专攻信息领域的软件企业走势被看好。但同时业内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全面支持国产软件会不会迎来新的垄断?毕竟在以服务为主导的软件领域,此前借助一些垄断性服务“坐吃山空”,自身创新力又极其匮乏的企业例子有很多。这给政策层面也带来了新的思考,在注重信息安全的同时也注意市场调节,莫要国产一刀切残了半个市场。

悲·昔日手机巨头今沉沦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这句歌词用在2013年度的手机行业,可谓真实的写照。回到3年前,诺基亚还是笑傲江湖的太子爷,黑莓也还是一枝独秀的武林高手,就连HTC每次出场排场也很大,但转眼间,就在2013年,它们飞速地驰向了衰落的跑道。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这枚重磅炸弹彻底炸晕了整个手机行业。尽管此前关于诺基亚何去何从的传闻纷飞,但最终走向何方,人们更愿意报以乐观的心态,希望这位有着140年历史的手机巨人可以自救。熟料竟是这样的结局,一时间真叫人难以接受。诺基亚末任CEO艾洛普由于出生“微软”,又屡屡出现决策失误将诺基亚带入无可逆转的尴尬境地,而被网友称为“特洛伊木马”。在今年11月出席诺基亚股东大会时,艾洛普惨被骂,愤怒者称艾洛普创造了一个“跨国公司走向衰败”的世界最快纪录。这笔交易的受益者毫无疑问是微软,一方面是为了发展WP硬件,另外据说之前微软给诺基亚的推广费非常高,诺基亚每卖出一部WP手机,微软都要向其倒贴10美元——变成一家人后,显然这笔开销就省下了!

创建一家百年企业何其不易,但倒掉却可以在一夕之间。其中纵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来自企业内部的庞杂、臃肿、繁琐、停滞,总之各种各样阻塞创新的原因,才是致使手机巨头最终惨淡离场的关键。

诺基亚被收购恐怕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品咂寄人篱下的凄苦滋味,而同为曾是明星企业的黑莓,却仍在急速下滑的跑道上迷茫。从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黑莓巨亏44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惨淡经营。此前网友们甚至怂恿小米、华为、富士康去PK收购,而黑莓也的确想为自己找一家靠谱的主顾,只是至今无人敢接盘,因为外界心知肚明,这是一枚烫手山芋,无论是QNX系统还是全键盘设计,无疑都是不讨巧的代名词!

同样被唱衰的还有HTC。作为台企标杆之一的HTC,曾因为最早加入Android阵营,而收获巨额红利。但随着Android手机线的全面铺开,HTC款的明显优势已渐渐褪却。今年虽然其动作多多,但多款被寄予厚望的旗舰机型像HTC One系列,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反而被吐槽无亮点无新意。而此前在多桩专利诉讼中败北,也令HTC的前程之路雪上加霜。其三季度财报亦是净亏1.02亿美元,很难保证未来HTC不会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今日的苹果、三星笑傲江湖,谁又能保证同样的悲剧若干时日后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这并非要唱悲观主义论调,只是市场险恶,竞争残酷,用户心态日新月异,若是不能时刻谨记创新与求变,很难获得持续的辉煌,并不仅仅是在手机行业,任何领域皆是如此。

哀·PC没落 疲态尽显

2013年对于PC行业来说是一个哀伤的年度——销量创下了史上最大的跌幅。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今年全球PC出货量减少10.1%,遭遇前所未有的惨淡。PC业不景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平板和手机等移动计算设备的冲击,今年平板电脑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笔记本电脑。而智能手机的销量远远领先台式PC。

PC业到底是怎样的惨淡状态,从几家传统巨头的境况就可以看出:惠普个人系统业务(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业绩继续下滑;受PC业务拖累,戴尔退市私有化;宏碁由于业绩不佳,CEO王振堂辞职,创始人施正荣再次出山掌舵;华硕前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26%。唯一的亮点是联想,终于攀上了PC业老大的位置,但是联想不敢掉以轻心,反而是积极转型,全面转向PC+,大力投入平板电脑和手机业务。

PC销量下滑的原因在于没跟上消费者的喜好。在网络越来越随处可得的时代,消费者的移动需求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而台式PC和笔记本电脑根本就无法满足,而另外一方面, PC这样的性能在用户需求面前又显得过剩。移动需求主要是内容和数据分享,而PC主要用来完成内容和数据的制作。

PC销量的下滑还有一个原因要怪到Wintel身上。一直以来,PC厂商只要跟着Intel和微软新产品节奏升级,推新产品就行了。而到了现在,再寄希望于Wintel联盟已经走不通了。虽然微软希望用Windows 8、Windows Phone 8和Windows RT这一套采用同样UI界面、操作逻辑的产品,来通吃PC、平板和手机三个产品领域,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平板电脑Windows RT一代产品已经彻底失败,二代产品前途未卜。PC上的Windows 8由于变动太大,忽视培育用户操作习惯,被称为最难用的Windows系统,这也让PC厂商进退两难,无法再延续靠系统升级的卖点。

而Intel也并不给力,虽然在PC市场上,仍然一支独大,尤其是在超极本电脑中,每年都有亮眼的新产品推出,但是当PC厂商要开拓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计算市场时,却只能等待Intel在移动芯片上的缓慢成熟。

虽然是哀伤的一年,但是看看目前的平板电脑市场,PC厂商仍然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下半年开始,PC厂商或是继续推出新系列,或者重返推新品。但在移动市场上,除了联想之外,其它的厂商还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回到PC市场,除了继续推出传统类的产品之外,PC厂商还会需要更多的变化,推出更多混合模式的产品,比如PC+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等。另外记者也始终认为,扮演家庭娱乐中心角色的绝对是PC。PC不会死,只是换个马甲重新活下去,PC厂商们也要换个活法。

静·电商团购不再玩火拼

在经历了2012年电商“史上最惨烈血雨腥风的洗礼”后,2013年,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的电商、团购网站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失去了轰轰烈烈的起伏,更多的电商则是从价格战中抽身,在消费者沟通、产品采购、促销让利、服务保障、移动端布局等方面各自玩起自己的“精细活”,力图让中国电商行业回归理性。

如果说2012年,电商史册中载入的关键字是“价格战”、“倒闭潮”、“整合潮”、“网购狂欢节”、“突万亿”的话,那在2013年,几乎看不到这种现象了。现在,电商们都在策划下一步棋,忙着做有自己特色的事,尽管核心还是竞争,但力图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氛围。

没有在价格战上“大打出手”,而是在移动端布局,这是今年众多电商网站忙着做的事情。今年的双十一和双十二,不少网友都发现移动端的节日氛围似乎比PC端来得更猛烈一些,抢红包、赢积分,PC上有的手机上都有,PC上没有的,手机上也有。这说明,淘宝越来越重视移动端客户数量的发展,并且这个战略会持续下去。

其实,不仅是淘宝,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让移动电商团购网站的市场比重也在不断增大,大多数电商团购网站都推出了App。因为大家深知,移动端与PC端有很大不同,其中一个特点是黏性很强,超过60%的用户都会二次购买。

如果大家都在移动端上发力,势必会在移动端上掀起一场厮杀,但电商界还有不少其它事可以做,比如物流。每逢网购日,物流总是让买卖双方都头疼,这是电商行业的一个软肋,因此,也有不少电商把快速作为一个亮点。的确,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商品,服务也是关键。对于电商来说,就要为此投入更高的成本,但收益也是明显的。送货速度越快,订单成交率越高,一个不成功的订单,它的反向物流带来的成本是一个正向物流配送的成本翻倍。所以,提高物流速度,可以有效控制订单的成交率,从另一方面看,反向物流所产生的成本就少了。

无论是布局移动端还是提升物流速度,都是电商、团购网站经过2012年的拼杀之后,渐渐归于平静和理性的做法。做好业务和服务,实现盈利目标,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惊·小米乐视 “屌丝”逆袭得天下

小米和乐视堪称“屌丝”逆袭的代表,着实给业界大大的惊喜。小米已建立起以应用商店、主题商店及游戏中心为代表的生态体系。之前一直默默无闻闷声发版权大财的乐视在2013年新闻不断,不仅推出了互联网电视产品,扮演起“价格屠夫”的角色,还在新媒体领域大肆布局。这些“屌丝”的崛起,让传统家电厂商,甚至是运营商都感到吃惊。

从2010年成立至今,在短短的三年内,小米“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的公司依靠着“MIUI+社会化传播+网络渠道”的模式,迅速成为了一家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互联网企业。

在今年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3岁的小米得到了与23岁的格力电器打赌的机会。“5年之内小米的销售额能否超越格力?”关于这场10亿元豪赌,雷军曾在后台“屌丝”地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服软,希望以1元为赌资,但董明珠依然较真。数据不难解释董明珠的心理:格力2013年前三季度的利息收入近10亿元,而小米公司2013年仅配件收入也可能超过10亿元。

雷军给出了明后年将市值做到1000亿人民币的豪言,但“屌丝”未来谁也没法定论。明年,肯定将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复制小米模式,它们一方面降低渠道和营销成本,一方面构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小米在逐渐失去它在价格和时间窗口上的领跑优势时,如何继续领跑是个未知数。此外,品牌国际化对小米而言是一个坎,国内外还有很多人听到“小米”两个字就联想到“廉价”,对小米在品牌方面努力塑造的“逼格”毫无印象,小米如何脱去身上的“屌丝气”也待解。

与小米一样,乐视也在构建自己的粉丝圈,前者的粉丝叫“米粉”,后者叫“乐迷”。

不知乐视何时积攒起那么多“乐迷”,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横空出世。这首歌的创作者“逃跑计划”主唱毛川在乐视一次活动上也说,“乐视是一家我们听到没多久就出名的公司。” 而在业者眼中,乐视是一家手中拥有众多国内影视剧版权并闷声发大财的公司,如乐视今年自制剧《屌丝男士》一样地“屌丝”。

但是2013年,“屌丝”实现逆袭,乐视产业先后签约导演张艺谋、收购花儿影视、发布超级电视。口气也颇为巨大,乐视希望颠覆行业,用前瞻的眼光打造自己的一套产业体系,有屏的地方就有他们。

今年乐视以超低价发布超级电视时,外界质疑它赚不赚钱,随着乐视之后陆续的动作,现在看来,乐视是在打造从内容、应用、终端到云平台的闭环,同时,也是乐视从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视、电影五屏环境的布局。当别的视频网站还在为一部热门综艺节目而抢得头破血流,或者另辟蹊径开拓自制节目时(这些乐视当然也在做),乐视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颠覆的结果,乐视自己也无法预判。多屏战略其实早在智能电视问世时就被提出,但是时至今日多屏整合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乐视所期望的联动应用场景,让不同屏幕各司其职的想法能不能真正实现?还需时间检验。

有意思的是,在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下,小米和乐视这两个“屌丝”在智能电视领域也有业务重合,看来,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互联网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