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政府俨然已经认识到技术很难换来市场,而棱镜门事件又突出了中国网络安全的危机。从政府部门到消费市场,去“IOE”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从2013年开始,高通、微软、 卡巴斯基、 埃森哲等国外企业相继受到调查。而这还只是开始,未来,它们还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制度,转型或者寻求双赢的合作机制,似乎成为它们分享中国市场的出路。
而对于国内的企业,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但是国内有实力超越“IOE”们的厂商并不多,这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反垄断调查成常态 谁受伤?
由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引起的“棱镜门”事件,正引发全球对信息安全问题的恐慌和行动,作为网络大国的中国自然不能忽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尹丽波介绍,“3月份到5月份期间,我们国家有一万多个主机被国外的2000多个服务器僵尸木马进行控制。”
因此,去“IOE”不断升温。“IOE”是指以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为代表的数据库体系,这三个海外巨头从软硬件多个维度垄断商业数据库领域,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金融等命脉企业大都采用IOE架构的数据库。
营收一半来自中国市场的高通首先被调查。2013年11月,发改委启动了对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同时对高通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公司进行调查,并带走了一些涉及市场和财务信息的资料。该反垄断调查持续了8个月,国家发改委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后已经确定了高通垄断事实,正在向中国公司调查高通的销售数据。
IT巨头微软则成为另一个被调查的巨头。5月16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布通知称: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
尹丽波表示,“从技术来看,win8对用户的计算机的控制和获取用户信息的功能更强大。”这并不利于用户的信息安全。
随后,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于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福建等9省市对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国家工商总局已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随后还对微软外包公司埃森哲展开了调查。
而在安全领域,国家更没有手软。 8月3日,中国政府已将美国反病毒软件供应商赛门铁克、俄罗斯的反病毒软件供应商卡巴斯基实验室排除在安全软件供应商之外。
近日,苹果的iPad和Mac被报道没有进入中国政府采购目录。
但这并不是中国的特例,此前,欧盟对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进行过反垄断调查,
而近年,美国也一直针对中国进行各种安全调查,比如华为、中兴的系统设备多次被美国以安全为由禁止进入美国,美国政府部门又禁用华为和中兴的手机产品,联想为美国国务院部门提供产品也被阻止。
很多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和Facebook等已经开始采用“自行设计+ODM”合作的方式来构建数据中心的IT基础设施。
相关报道:
- 惠普25亿美元甩卖华三51%股权:或受棱镜门影响2015-05-22
- 谷歌将面临欧盟反垄断诉讼 或被罚款66亿美元2015-04-15
- 发改委开出首张巨额罚单 高通被罚9.75亿美元 2015-02-10
- 高通反垄断案月底将揭晓 手机商告别“高通税”2014-12-05
- 高通称中国反垄断调查阻碍利润增长2014-11-0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